人之所以为人,就是因为人会思考。但是因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,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各种认知的偏差。
认知偏差是认知过程(如思考、感知和记忆)中偏离理性的系统性错误,它会影响判断。如果我们将人脑视为计算机,那么认知偏差就是代码中的错误Bug,使我们对输入的感知不同或得出不合逻辑的输出。

“全或无”的思维:用两分法看待事物,没有中间地带
举例:
我没有取得完全成功,我就是个失败者。
我大学没有谈过恋爱,所以注孤生。
我的考评只得了C,这只是及格线而已,我真是个能力非常差劲的员工。
风把我的头发吹乱了一点点,我的发型彻底毁了,今天完全没法出去见人了。
如果我不是最好的,我就一无是处。
小tips:
当你发现这种歪曲思维冒出来的时候,可以开始类似这样的自我对话:
Ø 难道所有的一切都很完美才是好的吗?其实这世上并不存在所谓完美,我已经尽力了。
Ø 这一切真的是全对或全错了吗?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,这世上哪有全对或全错的事情呢?
Ø 仅仅因为一点问题就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吗?其实不是这样的,做事总会遇到问题,把问题解决掉就好了,其他事情还是要继续的。
Ø 难道就没有任何积极的结果了吗?其实不是这样的,这件事还是有不少积极的结果的,比如XXXXX。
Ø 有什么证据证明所有事情都被搞砸了?其实没有这样的证据,只不过出了一点小问题而已,解决就好啦。